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西北路径”

6月12日-16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在杜尚别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
 
在西安石油大学,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来华留学生们也在关注着这次盛会。创建于1951年的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学科高等院校、陕西省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的高校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目前该校有各类留学生900余人,连续10余年居陕西省属工科类高校首位。2003年至今,累计培养来自72个国家的各类来华留学生5000余人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约占70%。
 
6月17日,记者与西安石油大学的留学生们进行了座谈。
 
下午两点,刚刚接受了陕西电视台采访的伊莫急匆匆地赶到国际教育学院参加座谈会。“我叫伊莫,伊斯兰的伊,莫斯科的莫,来自塔吉克斯坦,现在是自动化专业一年级学生。”汉语流利、阳光俊朗的伊莫现在担任中塔合作项目班班长,对自己来中国留学的收获感慨颇多:“我是2018年9月来西安石油大学的,先学习了一年汉语,今年进入专业学习。以前对中国也有一些了解,但不是很多。来到中国以后,不仅学习汉语,还学习专业知识,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到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友谊。在中国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还是中国发展速度很快,这次中塔两国元首在杜尚别会晤,一定会对中塔关系有进一步的促进。”
 
2014年,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建设,这是中塔联合建设的一条能源动脉。管道由中国石油集团和塔吉克斯坦输气公司合资控股的中塔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TTGP)负责建设和运营。2016年,西安石油大学成功中标TTGP外籍员工培养项目。次年 10月,西安石油大学与TTGP在西安启动中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百人计划”,并举办首批来华留学生开学典礼,将通过“1+4”模式联合为塔方培养百名油气相关专业本土化技术人才。
 
伊莫所在的中塔合作班就是“校企合作、定向委培”的成果。班里30位塔吉克斯坦学生是由塔吉克斯坦教科部从高考成绩排名前1000的学生中择优录取的,他们目前在学校分别学习10个不同专业,包括油气储运、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国际贸易等。他们将用5年时间,完成汉语和油气管道运输等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其中15人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
 
另一位来自中塔合作班的金山在来中国留学之前,曾在当地的孔子学院学习过两年汉语,相比其他同学,他的汉语更为娴熟。“我的名字叫索莫尼,和我们国家的货币发音相同,所以我当时在孔子学院学习的时候,中文名字叫‘银行’。后来我来到中国留学后,中文名字改成了金山,我很喜欢现在的名字。”听金山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在座的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
 
金山现在的专业是电气工程,这是他从小就喜欢的一个专业,也是父亲建议他选择的专业方向。在西安石油大学,他感觉专业老师的授课水平比自己国家的老师高,在这里,金山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交了很多朋友。2018年暑假,他回国见到以前的同学,大家都说他变得更善于交流、知识面更广、更国际化了。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热妮娅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为了圆自己多年的来华留学梦,她先自费到乌鲁木齐学习汉语,后来又申请到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学习。在中国留学的经历让她更了解中国,也更热爱汉语。热妮娅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她已经申请了学校的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在我们国家,学习汉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人想学汉语,但很少有汉语教师。如果我以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就可以帮助很多人学习汉语。”
 
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热妮娅在学校参加了很多活动,还和其他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参加了教育部第三届“留动中国”比赛,在陕西的海选赛、西北大区赛中分获亚军和季军,成功闯入全国16强,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第10名。
 
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一年级研究生谢尔盖来自俄罗斯,之前他在布里亚特国立大学汉语和英语翻译专业学习。布里亚特国立大学是西安石油大学国外校际合作院校中接收留学生数量最多的院校。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与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合作设立“俄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为两校开展教师互访、文化交流的新平台。谢尔盖说,虽然自己大学本科学了汉语,但由于所在学校的汉语教学水平有限,他来中国留学后又专门学了一年汉语。他的研究生学习方向是汉语国际交流,自己感觉收获很大。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高郎是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馆推荐的学生,2016年他来到西安石油大学留学,专业是石油工程。他非常适应这里,也很喜欢西安。“西安的气候和我的家乡挺像的,当初是我父亲推荐我学习这个专业。我现在大三了,学习本身很有意思,而且以后也希望从事石油相关专业的工作,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来自乌干达的罗纳德说:“我们乌干达有句俗语:你想学到更多知识,那么,你得去图书馆。同样,如果你想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那么出国一定是你最好的选择。于是我决定来中国留学。”
 
说起自己在西安的留学生活,汉语流利的罗纳德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他跟外国朋友去饭馆吃饭,朋友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咱们今天就点这个尝尝吧,服务员说这是陕西很有名的特色小吃:biangbiang面,罗纳德觉得这个名字有意思,于是就问服务员汉字怎么写,服务员笑着说:“面好吃,字难写。”罗纳德自信汉字写得不错,便说:“真的吗?让我试试。”服务员指着墙上另一幅画说:“你看,就是这。”罗纳德一下惊呆了,那幅画里有很多个汉字呀!“在我以前学过的汉字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字组合到一起,真是太奇妙了!”
 
不过,爱学习的罗纳德不甘心,为此,他专门去请教了学校的汉语老师,才知道这是陕西独有的字,是民间创造的,在汉字中笔画最多,也最复杂。这让罗纳德不胜感慨,一个字,代表一种面食,更代表了一种民俗,体现出陕西人耿直、倔强的品格。罗纳德还学会了写“biang”字的传统绕口令:“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钩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走咸阳。”
 
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所以石油为特色专业、地处西北的高校,近10年来是如何在吸引来华留学生方面取得这样的成果呢?
 
据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陈军斌介绍,近年来,学校结合特色学科优势,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探索行业划转地方院校特色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学校抓住战略机遇,结合学科、专业、地域、文化等优势和特点,积极搭建丝路能源国际合作平台。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能源领域相关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合作项目,成立了“丝路能源学院”。
 
同时,学校还与行业国际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推进海外本地油气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先后与中塔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吉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油气领域国际化、本土化人才联合培养。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委培”的模式,由企业根据发展需求和项目用人需求,分别选拔30名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优秀高中毕业生到西安石油大学学习油气储运等本科专业,毕业后将返回当地从事“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工作。学校还与中非共和国PTIAL国际石油公司、尼日利亚石油科技基金会共同开展石油工程硕士研究生校企人才培养项目。
 
透过近10年的来华留学工作,充分彰显出西安石油大学紧扣专业特色、发挥学校特色与区域优势、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面向油气资源富集国家学生的留学专业需求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思路,着力培养适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座谈会上,西安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秦璟介绍,2012年,学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资格。2014年,学校获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全国石油石化类院校中唯一的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近年来,随着该校成为“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留学预科教育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成员高校,吸引来华留学人员的力度不断加大。
 
通过对世界能源局势、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及能源企业海外拓展战略的分析,结合世界不同地区来华留学生求学意愿,以及国外油气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西安石油大学梳理出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三大优势:学校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的学科优势、西安文明古都积淀的文化优势、陕西富集油气资源和能源化工大省的区位优势。确立了来华留学生教育以石油工程、地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方向。
 
2016年,西安石油大学“采油气科学与技术”“地球科学概论”两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开展的“行业划转院校特色专业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分别于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是全国理工科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首次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该研究探索了行业划转院校特色化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新路径,为行业院校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发挥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等优势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实践参考。
 
西安石油大学的来华留学教育区域发展目标是“立足亚洲,发展非洲,拓展南美”,将着力培养具备跨文化背景和沟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石油天然气工程类来华留学生高等工程教育基地。